正常人维持体温,是通过皮肤水分的蒸发、出汗等形式散热,保持产热或散热的平衡。因此通过观察汗的表现,可成为辨别某些疾病的依据。
发热时多以出汗散热,使体温降低,如疟疾、大叶肺炎恢复期、败血症等都是疾病本身的表现,有的是使用退烧药而引起的,在高热骤降时有大汗发生。休克、剧痛、低血糖症等可有一时性或持续性多汗。败血病、脓胸、肾盂积脓、流感、支气管肺炎发生不规则高热者,常伴有不规则的出汗。
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于睡着后半夜出汗,称“盗汗”,肾癌及身体衰弱者也可发生盗汗;糖尿病人少汗多尿,出汗带有芳香味,是含酮体之故;肝硬化患者的汗常带黄色,并有特殊的腥味,是含胆红素之故;左面或上下半身出汗,多见中风的先兆或风湿偏瘫的患者;患动脉瘤、胸腔囊肿时刺激交感神经,可在额头面部一侧多汗;有些青年人爱出汗,因为青春期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之故;危重病人只在额头出汗,预示病情恶化,继而全身出汗,称绝汗。
广泛性皮肤病(鱼鳞癣、硬皮病)、甲减、尿崩症、糖尿病、厌食症、肝硬变及痛性肥胖症者,可能无汗。局限性无汗症,多见于闭塞性脉管炎和其他皮肤萎缩的疾病。